教育培训网 > 普通小初高
校长专栏
校长简介

  姓  名:白刚勋

  工作单位:山东省青岛第三十九中学

  事迹概要:

  他,只是一名普通的中学校校长,却有着超前而又深邃的海洋教育意识,在他的努力下,一所普通中学成为全国第一所“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基地”。在他的影响下,他所在的城市中小学生海洋意识空前高涨。

  他践行着他对海洋教育的诺言,带领一批亲海、爱海、知海的师生,创立了我国第一个中学海洋教育课程体系。这个课程体系填补了我国海洋基础教育课程的空白。

  他和他的团队在寻找培养海洋人才路途中艰难跋涉。 一遍遍的否定,一次次的论证,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建立了全国首个海洋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班,为全国基础教育海洋人才培养模式树立了典范。他就是生命中以传统文化为底色、却痴迷海洋教育的青岛三十九中(中国海洋大学附中)校长、我国海洋基础教育的先行者——白刚勋。

  事迹介绍:

  白刚勋校长作为一个海滨城市的中学校长,特别是一个全国著名涉海高校附中的校长,他坚信中国的有良知的人们有责任去培养亲海、爱海、知海的人;有使命以海洋科学和海洋文化为载体,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培养一批热爱海洋、投身海洋发展的有志青年。

  从此,他和他的团队踏上了寻找培养海洋人才方案的漫漫征途。一个个的方案,一遍遍的否定,一次次的论证。功夫不负有心人,首个海洋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班顺利开班,同时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

  他创造了三个全国第一:全国第一个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基地,全国第一个中学海洋教育课程体系,全国第一个海洋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班。

  一、超前而又深邃的海洋教育意识

  时间追溯到2008年,一纸调令将在全国著名高中青岛二中担任副校长的白刚勋调到刚成立不久的中国海洋大学附中担任校长。上任伊始,他考虑最多的是学校定位问题。在与海大著名专家们交谈时得知:我国的国民海洋意识极为薄弱。大中学生对 “我国除了960万平方千米的国土之外,还有300万平方千米的蓝色海洋国土”都知之甚少。这一问题引起了白刚勋校长的深思:作为一个海滨城市的中学校长,特别是一个全国著名涉海高校附中的校长,应该有责任也有义务从中学阶段就开始培养青少年的海洋意识。至此,“中学海洋教育”这一课题经常出现在他的脑海中,不断的思考。在广泛听取海大专家、广泛发动全校师生大讨论的基础上,他毅然确定学校发展的特色为海洋教育。

  他通过各种方式的培训,使全校的师生认识到全民海洋意识的唤起,他从加强青少年一代海洋意识教育入手,把海洋知识“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让其从小认识海洋、了解海洋、重视海洋。同时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学校上下达成共识:需要也有必要将海洋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也需要建立海洋教育专门人才培养的班级。着眼海洋发展和人才的需要,面向海洋世纪的人才结构,在中学阶段充分挖掘学生个性潜力,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奠定专业基础,为涉海高校输送具有一定专业素质、致力于海洋科学研究的创新型人才。

  这是一项开创性的事业,没有前人的经验,新事物学生和家长不能接受,学校老师怀疑,尽管遇到了大量困难,白刚勋还是选择了勇往直前。

  学校派遣武剑英老师和周明峰同学作为唯一一对代表中国的师生参加了加拿大政府主办的北极科学考察活动。借助这次机会,科考回来的武老师用自己的亲身体验为全校师生举行了一次“提高全面的海洋意识”的讲座,在全体师生中反响很大.随后还在全市范围内,组织了学生参加青岛市海洋夏令营,参观海洋科技馆,海上科考,游览海底世界,请海洋专家做海洋科普讲座,启发学生对海洋科学的兴趣;通过开展海洋科技研究性学习小论文评比、海洋科技知识竞赛、海洋科普黑板报、海洋主题画展、阅读海洋科普图书等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培养出一批对海洋科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2011年他和团队感动了国家海洋局,他所领导的学校被国家海洋局授予全国首个“海洋意识教育基地”。

  二、进入海洋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纵深区

  在举行一系列海洋活动中,白校长对“海洋教育”的思路进一步的清晰。作为坐落在海滨城市的一所重点中学青岛39中,作为中国海洋大学的附属中学,他觉得学校有责任培养亲海、爱海、知海的人,这是一种使命,以海洋科学和海洋文化为载体,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要培养人才不能仅限于海洋活动,要进行海洋课程的研究。

  从2009开始,白校长开始启动海洋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前期准备和筹划工作。先后制定了《海洋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课程方案》等一系列草案,在一定范围内讨论征求意见,各学科教研组初步论证了海洋特色课程计划。两次邀请海洋大学、科研机构专家学者围绕“海洋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召开研讨会,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与探讨,并多次与海洋大学领导沟通,明确意向,扩宽了我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视角。三次邀请青岛大学课程专家,为课程规划设置出谋划策。外出到上海复旦附中等三所试验学校学习考察,借鉴经验。邀请教育局基教处、教研室、督导室、教科所等专家领导论证,经过反复研讨,制定了《青岛三十九中(海大附中)海洋科学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以及与之相配的“A基础型课程+ B拓展型课程+ C实践型课程”的三位一体的《课程方案》、《三年发展规划》和《海洋教育班招生方案》,初步形成学校蓝色海洋教育暨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

  于是在他的率领下全国第一个中学海洋课程体系诞生了。

  随后,在他的努力下,学校与中国水产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青岛水族馆等驻青海洋科研机构签订《海洋教育联合育人协议》,中科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青岛水族馆成为学校海洋教育实践基地。

  三、创立全国第一个海洋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班

  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2011年伴随着蓝色海洋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青岛三十九中的海洋教育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在各方的努力下。2011年7月首个“海洋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班”的顺利招生,各项海洋教育工作逐步走向正规。在白校长的积极筹措下,特聘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地质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所北海分局、水族馆等涉海科研机构的40名专家教授为学生每周进行一次海洋知识讲座。同时,还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海洋实践活动。与管华诗、冯士笮等院士科学家亲密接触;与“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的英雄们面对面交流,登上科考归来的“大洋一号”向科学家请教;参观中国海洋大学各海洋学科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科普基地,黄海所海洋水产渔业养殖基地等;参与《走向海洋》记录片的观影座谈,其中8名海洋班的学生对该片的观后感也被荣幸地刊登在《中国海洋报》上,占据了整整一个版面。海洋班的学生在寒假中进入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一所的重点实验室进行了初步海洋课题研究。在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的支持下,4月份学生还将会迎来盼望已久的中学生海上科考活动,在今年暑假他们还将到美国进行海洋游学活动。

  对海洋班的发展,白校长提出要聘请各专业方面的专家,为每个海洋班学生做特长和潜能分析,帮助每个孩子设计个性化人生规划。从而可以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更加充分地挖掘学生个性潜力。最终通过在中学阶段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奠定专业基础,为国内知名的海洋类高等院校输送一批具有海洋特色研究基础的专业潜能人才。

  白刚勋校长使中学海洋人才培养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他的成就令同行瞩目、敬佩、感动,也令我们钦佩于他的胆识与胸襟;人最大的富庶在于爱和信念的坚持,他是中国最富有的人;这是前所未有的壮举,他为中国向海洋强国发展输送中坚力量,他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良心!

校长照片
媒体报道
工作经历
教育理念
青岛市第三十九中学(中国海洋大学附属中学)      咨询电话:0532-82719485
版权所有 青岛教育培训网 法律声明 免责声明
联系电话:+86-532-81117777 传真:81117777转878
E-mail:reporter@eaaa.cn editorl1@eaaa.cn
国际联网单位用户备案登记证:37020020071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