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网 > 普通小初高
最新动态
【述典型|志成先锋】青岛三十七中2019-2020学年度优秀党员风采(三)

魏贝拉,语文教师,第一支部党员。青岛市高明清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从教15年,班主任12年,多次开设市级区片公开课、观摩课,辅导学生参加省市级作文比赛多次获奖,先后被评为校优秀青年教师、十佳班主任、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

她是学生口中的百变“老魏”,有时是语文老师,有时是艺术节上的歌者,有时是小提琴、钢琴演奏家……或许没有“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伟大,没有“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牺牲,但有的是她“高山景行,心向往之”的不变追求,有的是她“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执着进取。

真实的教育,遵循规律,致力于生命自由成长的引导。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魏老师是一个乐活明哲的班主任。她遵循教育规律,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为学生的成长着想,为学生的一生着想,因为魏老师坚信教育适时与适度的力量。抛开对分数锱铢必较的追逐,魏老师更看重培养学生理性思考的品格。培养学生“独立自省的思想、理性负责的心态”是她治班一贯的箴言。学会思考、理性分析、平等交流、为自己负责,一届届学生在她遵循规律的教育中,变得坚定自信豁达,不人云亦云,勇于追求一切美好,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真实的教育,崇尚平实,希冀在教学中实现每个个体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魏老师是一个灵动幽默的语文老师。在她的课堂上,你会沉浸于语言的诗意、思维的深刻之中。情感的交融、个性的张扬,常会使人如沐春风。魏老师送给每个学生的语文笔记本上都有她亲笔写的这样一句话:“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她正是以这样的爱心与严谨引领学生播种规范行为、收获良好习惯,走上爱上“快乐语文”的道路。多年来她辅导的学生多次在全国、省市作文比赛中获奖,她个人也多次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真实的教育,充满激情,倡导示范、激励与鼓舞。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魏老师是一个多才多艺的青年党员。作为校青年联合会的会长,她以饱满的热情与责任感将自己的特长淋漓尽致的运用到了学校安排的各项工作和学生的课外活动中。在市辩论赛、朗诵比赛、校艺术节、合唱比赛上,都有魏老师指导的学生。在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大背景下,魏老师也在不断感染她的学生提升美学品味,提高艺术修养。

真实的教育是魏老师貌似严厉实则温和的讲说,真实的教育是她送给毕业学生的书签、印章、成人礼,真实的教育是她嘴里一声声“宝贝儿”,真实的教育是她进教室后捋捋几个姑娘的碎发、再整整几个小伙儿的衣领……在充满温度的教育中,面对的每一个如此不同的生命,魏老师用心把孩子的每一个日子擦亮,让她的宝贝儿们每天都幸福快乐,有所收获。

35度的理性,39度的热情,36.7度的平常心,是为教育者的温度。当爱破茧成蝶时,我们看到了魏老师——一位因教育而魅力四射的青年党员教师,“何用堂前更种花”,当桃李满园、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王家睿,青岛37中道德与法治教研组长,第一支部党员。多次开设各级公开课,获市优质课一等奖,省优质课二等奖。多篇论文在国家和省级论文比赛中获一等奖并在国家级和省级刊物上发表,撰写的课堂设计获全国优秀课堂设计一等奖。“校优秀共产党员、巾帼文明标兵、三八红旗手、十佳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获得者。

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

王家睿老师坚持“以人为本,让每颗星星都发光,愿整个宇宙更辉煌”的理念,注重学生的长远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尽责。面对新形势下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新要求,她不断学习、善与探索,并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她的课风趣幽默,妙趣横生,总能让孩子们在笑声中感悟许多不曾留意的生活道理,逐步培养孩子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课堂上,她循循善诱,针对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向课堂要质量,实施分层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快乐。

风清蝶飞舞,春暖花自香

王老师与学生交往时,注重情感的交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引导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信念。学生都愿意和她成为贴心的好朋友。2017年学校安排她担任初一班主任,王老师以“做人、做事、做学问”为班训,依托班级凝聚力的建设和发展,为班级每个学生的长远发展规划考虑。经过两年的建设和发展,王老师所带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多名学生在市、校比赛中获奖,班级各项工作井然有序、蒸蒸日上,赢得了学校领导、家长和学生的普遍赞誉,被评为学校2018-2019学年度三星级班集体。2020年寒假,因为受到疫情的影响,学生需要居家学习。面对网络学习这种新形式、新挑战,自制力强的学生可能会实现弯道超车,而自制力相对较差的学生学习效果可能就会大打折扣。王老师除了上好自己的课程之外,通过每周的云班会和定期的云家长会,及时总结情况,鼓励学生,对孩子和家长进行适时的心理疏导,在她的带动和鼓励下,班级学生整体稳定,情绪平稳。复学后,能快速适应学校生活,班级学习成绩稳居前列。

践行精彩教育 播撒一路芬芳

作为一名党员,王老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脚踏实地,默默付出。多年担任集备组长,有扎实的教育教学功底,教学成绩优异。自担任道德与法治教研组长以来,注重组内潜心实干、团结合作传统的传承,关心爱护并热心帮助每一位年轻老师,潜心研究新教材、新教法,积极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开设,助力学校发展。疫情期间,根据学校要求,和组内老师一起开创“空中课堂”思政育人新途径,将课本上的知识与疫情事件密切联系,将书本上的理论与现实生活深度结合,培养学生爱国意识和责任担当。

安翔,生物教师,第一支部党员。山东省“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一等奖,市级融合优质课二等奖,青岛市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二等奖,2017年青岛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优质课二等奖,多次开设市级观摩课,所辅导的学生在第七届初中学生创新试验成果展评中获得青岛市一等奖,制作的课件获全省教育教学信息化展评一等奖,青岛市局属学校新教师“优秀成果个人”,校优秀青年教师。

用心教学,春风朝夕起,吹绿日日深

年轻、美丽、幽默、广博是安翔老师的代名词,在她的课上永远少不了欢声笑语,幽默诙谐的“创新式”授课让她深受同学们的喜爱,人送外号“安姐姐”。微卷的秀发携着清风进入教室,清脆的嗓音是同学们学习疲倦时的一剂醒神针,“有仇报仇,有怨报怨的时候到了!”上课时的“报仇式”提问法更是令大家提心吊胆,生怕别人点到自己,只得背得滚瓜烂熟才肯作罢,绝对是一点儿懒都偷不得的。

在生物课上,那些大多由细胞组成的生物,让孩子们感知到了生命的无限美好,安老师用漫长岁月里的温柔耐心,让孩子们如花绽放,如树常青。

用爱工作,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几年来,安翔老师在工作中时时处处做一个有心人。为了帮助一名学生,她数次家访动之以情;为了解决孩子们的困惑,她深入了解每个孩子的生活;为了提高理论水平,她仔细阅读教育专著;为了策划学生活动,她放弃休息加班加点。用“自律·明德·乐学”的班训,培养全面发展、文明大气的三十七中学子。她用真诚换取孩子们的信任,用爱心呵护他们的成长。成为了孩子们生活中的朋友,学习上的导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和孩子们一起进步,共同成长。深切感悟到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光荣和自豪。

在中学教育的三尺讲台上,安翔老师用一座座闪光的奖杯和一本本大红的证书,演绎出一曲曲美妙的“青春之歌”;用一幅幅与学生的毕业合影和一张张节日贺卡,证明了自己的青春价值。岁月的暖,漫过时间的河,抚过久闭的心扉,在时光斑驳深处,聆听到花开的声音。

供稿:第一党支部

山东省青岛第三十七中学      咨询电话:0532-83642835-8007
版权所有 青岛教育培训网 法律声明 免责声明
联系电话:+86-532-81117777 传真:81117777转878
E-mail:reporter@eaaa.cn editorl1@eaaa.cn
国际联网单位用户备案登记证:37020020071443